新聞詳情
種豬七階段精準營養(yǎng)方案探討(下)
發(fā)布時間:
2016-04-11
來源:
不斷挖掘豬的生產潛能,提高豬的生產性能,延長種豬使用年限,從而使豬場獲得更大的養(yǎng)殖效益,不僅是養(yǎng)豬企業(yè)需要考慮的問題,同時也是飼料企業(yè)急需解決的問題。
種豬的繁殖效率受飼料營養(yǎng)、品種、飼養(yǎng)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響。但營養(yǎng)是影響種豬繁殖效率的首要因素,且與種豬繁殖周期的各階段密切相關,某一階段的營養(yǎng)會影響此階段、后一階段乃至全程的生產性能(Johnstonand Trottier,1999)。因此,只有在全面深入了解母豬特定營養(yǎng)需要的基礎上,確保合理的種豬營養(yǎng)才能獲得最佳的生產性能。為此,2015年6月,湖南百宜飼料科技有限公司與四川農業(yè)大學動物營養(yǎng)研究所成立動物營養(yǎng)博士工作站,五年規(guī)劃專注種豬精準營養(yǎng)的研發(fā),并結合中國養(yǎng)豬業(yè)的現(xiàn)狀,我們認為,種豬階段應該細分為后備母豬前期、后備母豬后期、懷孕前期、懷孕后期、哺乳期、種公豬配種期及種公豬休情期7個階段。
二、懷孕母豬階段
2、懷孕母豬后期(妊娠90天-產前)
懷孕母豬后期的主要目標是保證胎兒的迅速生長、乳腺組織的正常發(fā)育以保證泌乳期有充足的泌乳量。因此,現(xiàn)代母豬的飼養(yǎng)中,在這段時間內既不能限飼,又要避免飼喂能量過高的飼料(是指能量超出維持和繁殖需要,導致脂肪大量沉積到乳房的水平),其次,根據(jù)母豬的采食情況,適當提高日糧中關鍵營養(yǎng)組分的水平,比如維生素,微量元素等。母豬在懷孕過程中,礦物質是負平衡的,而且礦物質的流失量與窩重呈正相關。因此,注意供給鈣、磷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D、維生素E、維生素B族和微量元素。另外,要避免懷孕后期出現(xiàn)便秘,因為這會引發(fā)圍產期綜合癥。因此,日糧中要使用優(yōu)質纖維,防止便秘。懷孕后期一般要求每公斤日糧含消化能3200kcal,蛋白質16.5%,鈣0.85%,磷0.7%,賴氨酸0.95%,其營養(yǎng)需要比哺乳母豬低,但目前市場上懷孕后期普遍使用哺乳母豬料進行攻胎,而哺乳母豬料是以日采食量進行營養(yǎng)指標設計,含高能高蛋白,能最大限度滿足哺乳母豬能量和蛋白的需求,但維生素、微量元素含量相對較低,由于哺乳期日采食量達6.5kg(經常母豬帶10頭仔豬)以上,因此,能滿足哺乳母豬泌乳需求,但懷孕后期日采食量只有哺乳期的一半,能量和蛋白水平能滿足甚至超過攻胎的需求,容易導致胎兒出生體重過大,但用于提高仔豬活力和母源免疫力的維生素、微量元素明顯不足,導致母源免疫力低下和胎兒活力下降。因此,懷孕后期需飼喂專門的懷孕后期料,才能滿足懷孕母豬對特殊營養(yǎng)如維生素、微量元素的需求,既能適當降低胎兒初生重,減少難產,又能改善母乳質量,降低母豬便秘。
三、哺乳母豬階段
哺乳階段的目標是盡可能提高泌乳母豬在此階段的泌乳量,減少哺乳期失重,哺乳母豬的營養(yǎng)需要與其泌乳密切相關,哺乳母豬每天需要的能量幾乎75 %用于泌乳,其實際營養(yǎng)需要完全取決于窩仔豬生長速度。當飼料營養(yǎng)攝入不能滿足其泌乳需要時就會動用體脂來滿足產奶需要,從而導致母豬掉膘和體重下降。過度掉膘不但影響哺乳仔豬的增重速度,還會嚴重影響母豬下一胎的生產性能,如斷奶至再發(fā)情的間隔時間延長、受胎率降低、產仔數(shù)和初生重下降等等。哺乳母豬應采用相應的營養(yǎng)策略:一般要求每千克日糧含消化能3300kcal,粗蛋白17.0%,賴氨酸1.05%,粗纖維3.0%,鈣0.75%,磷0.65%,夏冬季營養(yǎng)適當做出調整。哺乳母豬常見的問題是產后無乳或少乳,拒絕哺乳,斷奶窩重小,仔豬均勻度差,夏季采食量低,產奶量下降,產后癱瘓,斷奶后母豬不發(fā)情,屢配不孕。因此,哺乳母豬階段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母豬的采食量,增加泌乳量,保證斷奶仔豬最大窩增重和成活率,同時降低母豬泌乳期失重和減少背膘損失,縮短斷奶后發(fā)情間隔。湖南百宜飼料科技有限公司針對泌乳母豬特殊的生理階段,采用合理的營養(yǎng)調控技術最大限度地提高泌乳母豬采食量,從而提高斷奶窩重。
四、種公豬階段
俗話說:“母豬好好一窩;公豬好好一坡”。種公豬在豬場的核心地位不言而喻,其關鍵問題主要是提高公豬的精液品質和緩解其淘汰率,而營養(yǎng)是維持種公豬生命、產生精子和保持旺盛配種力的物質基礎,因此,種公豬日糧中營養(yǎng)水平應根據(jù)配種任務,并結合公豬的體況、精液品質的數(shù)量和質量而確定。但市場上有些豬場使用哺乳母豬料或生長育肥豬料代替公豬料使用,導致公豬精液品質下降;性欲減退;腿病、蹄病多發(fā),淘汰率高,因此,解決以上問題的對策是使用專門的公豬料。
1、種公豬配種期階段
種公豬的交配時間長,平均10分鐘左右;射精量大,每次的射精量為250ml(150-500ml);精子數(shù)多,每毫升精液有1億(0.25-3億)個精子,總精子數(shù)250億個,消耗體力和營養(yǎng)較多,因此,對日糧營養(yǎng)水平要求較高,除提高能量水平來補充配種所消耗的熱量外,還需特別提高賴氨酸、蛋氨酸等用于提高精液質量密切相關的氨基酸水平,每千克日糧應含消化能3380kcal/kg,粗蛋白16.5%,賴氨酸0.85%,鈣0.75%,磷0.6%。
2、種公豬休情期階段
種公豬在休情期因營養(yǎng)消耗較少,只需維持正常體況即可,因此,日糧營養(yǎng)水平比配種期可以適當降低,每千克日糧中約含消化能3250Kcal,粗蛋白15.0%,賴氨酸0.75%,鈣0.75%,磷0.6%。
綜上所述,基于中國養(yǎng)殖實際和種豬精準營養(yǎng)的研究,我們認為,種豬階段應該更為精準地細分為后備母豬前期、后備母豬后期、懷孕前期、懷孕后期、哺乳期、種公豬配種期及種公豬休情期7個階段。